《时代广场的蟋蟀》——“蟋蟀的住宅”
“他带来一个宝塔形的蟋蟀笼子。这个笼子只有七层,每层都比下面一层稍小一点儿,最上面则是细细的尖顶。笼子底面漆成红色和绿色,塔尖则是金色的,有一边还有个带小闸锁的门。”这是《时代广场的蟋蟀》里介绍柴斯特的住宅的一段话,学生们对此产生了兴趣。有些同学还对文中描述的蟋蟀住宅进行了还原。
其实,蟋蟀古已有之,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了解到蟋蟀古称“促织”,贾秋壑《促织经》曰: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青麻头。青项、金翅、金银丝额,上也;黄麻头,次也;紫金黑色,又其次也。其形以头项肥,脚腿长,身背阔者为上。袁瓘《秋日诗》曰:“芳草不复绿,王孙今又归。”人都不解,施荫见之曰:“王孙,蟋蟀也。”还知道中国古代有斗蟋蟀的传统,古董文玩中也有一些盛放蟋蟀的器皿。
而后,又一起学习了法布尔《昆虫记》中,专门介绍蟋蟀住宅的一篇文章:
……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
学生从文章中了解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知道蟋蟀是怎么建造自己的住宅的,还知道了蟋蟀的住宅与其他昆虫有什么区别,学生们对蟋蟀的住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学生对蟋蟀的住宅惊叹连连,并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撰稿:宋筱央 审核:黄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