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可期 美好依旧
——清凉小学《校史课程》媒体记者见面会
3月,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清凉小学的会议室里春意浓浓。学校请来了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办公室的杜明主任、《扬子晚报》《常州晚报》《常州日报》《现代快报》等多家媒体记者朋友,还有退休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大家济济一堂,共同出谋划策,商讨如何借助东风,为学校的校史课程作好宣传。
首先,学校宣传专题片《岁月可期 美好依旧 》把所有的人带回到80年代,大家一起回顾清凉小学的发展历程。常州市清凉小学建于1981年,历经38年,一路走来,学校以“悦纳自己,欣赏他人”为校训,以“和谐生态成就最佳发展”为办学理念,从环境教育到绿色学校,再到生态教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2019年,学校启动了校史课程,计划书写一部活着的历史,记录一些清凉人自己的故事。
接下来,刘参校长向杜主任和记者介绍了校史课程的长线规划。
2月份,学校已经开启了校史课程。“两代共读一校 清凉小学为我们结缘”,校友们来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有意义的开学周,一起玩游戏,讲述自己与清凉的故事。 3月份,学校面向社会,发布启示,召唤清凉的校友、老师、教职工回到母校,看望校友。学校已经建了校友微信群,现在已经有500多人加入了此群。接下来的4月、 5月、6月,学校还将推出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大家关注清凉的历史,既是对曾经校园的留念,也是对新校园的规划和设计。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力求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提升美誉度。
退休教师代表吴瑞英老师、唐克枫老师还有家长代表四(2)班费胤杰爸爸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我和清凉小学的故事”。
最后,记者就新校园的规划,提出了一些问题,刘校长一一作了回答。
一部校史,是一所学校的文化脉络。这条文脉是厚重的,因为她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清凉人拔节生长的生命印记;这条文脉又是诗意的,因为她书写着一群又一群清凉人执著浪漫的生命宣言;这条文脉也是灵动的,因为她跳跃着一个又一个清凉人鲜活丰富的生命舞步…
四十年历史的沉淀,造就了清凉的辉煌,四十载的风雨,清凉人才辈出。岁月可期,美好依旧!华章你我共谱写,李吐芬芳桃满园。
撰稿:王静亚 审核:黄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