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八日女神节,清凉小学过渡校区迎来三位熟悉的老朋友,他们是真爱梦想基金会的负责人。此次行程,他们前来清凉小学过渡校区督查我校梦想课程的实施情况。刘校长首先向与会各位介绍了我校异地搬迁过渡的一些实际情况,之后介绍了我校最近几年的办学理念,我校始终秉承坚持培养自由创造的生态人,基于梦想课程所提出的“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要怎样去”,这些追根溯源的课程理念,不断创生出具有清凉特色的生态体验课程,比如家族课程、家乡课程、名俗课程、跟着唐诗去旅行课程等等。通过课程为抓手,打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间的链接,从而推动我校正在进行的新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之后我校教学管理部、课程发展部分别介绍了学校的特色课程。教学管理部介绍了每年春天,低年段要做的春天课程,在写、绘、诵、吟、唱、跳间,拥抱春天、感受春天;到五月母亲节前夕,三年级都要实施草木染课程,孩子们通过亲手配比药水,亲手扎染,从实践中学会数学知识“比”,从实践中学习美术对称图案,从实践操作中获得写作灵感,更是通过自己的亲手制作,在母亲节这天给母亲送上一份温馨,真可谓真实的情境、生命的包容。课程发展部为与会者介绍了我校刚刚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校本课程的“民俗周游学课程”,构建了地方民俗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课程体系,同时开发了地方非遗文化校本传承新方式。民俗游学课程在实践的七年中,年级课程,逐渐衍生出社团课程、学科融合课程,形成了它的特色,增强资源整合的互动性,发挥学生主体的实践性,发挥教师作用的主导性。通过学习单、评价表结合,边学边评,互学互评,以民俗地图贯穿始终,形成系列,纵向评价。民俗游学课程的实施,注重孩子综合实践能力、体验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孩子能走出课堂,走向自然,参与社会,培育学生作为常州人的责任担当和家乡情怀,是每个参与课程的孩子都能成为“有根的常州人”。
通过这次课程实施介绍,梦想课程基金会的成员,对我校进行的各种课程的整合、创新,给予高度赞扬。
撰写:蒋婷飞 审核:宋晓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