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一切为了孩子,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和谐、平安的学习氛围,也是我们学校一直所重视的。
本次暑假教师安全教育是全员教师培训内容之一。在发展服务组织下,老师认真学习《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GB/T 29315—2022)(以下简称《要求》)近日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T 29315—2012)发布后首次修订,弥补了GB/T 29315—2012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方面要求偏低、系统技术指标与新技术应用不匹配不协调等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内容包括“重点部位和区域”、“总体防范要求”、“人力防范要求”、“实体防范要求”、“电子防范要求”、“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等,适用于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教育培训、救助保护等机构或场所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可参照执行。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加强预防、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这次培训,全体老师通过学习规范,提高了对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增强了我对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形成三点共识:
其一、有利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新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国家标准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加强校园、社会少年儿童安全防护工作”的具体实践,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修订工作以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标准为依据,坚持从实际出发,强化问题导向,着力在重点部位、重点措施、应急处置、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完善,把校园安全防护区域从内部延伸到门口、周边地区,充分彰显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其二、有利于强化当前校园安全。针对当前校园安全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修订工作深入剖析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针对中小学生和幼儿的个人极端案事件,紧盯校园安全防护方面的短板不足,着力解决校园安全防护存在的突出难点问题,坚持“软防护”与“硬防护”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具体标准要求,推动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更扎实、更有效。
其三、有利于推动“平安校园”建设。近年来,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校园安全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先后出台发布一系列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政策文件,对各地各部门和学校提出明确要求,新版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必将有力指导各地学校更加精准、科学落实相关防护措施,为强化校园安全提供抓手支撑。
撰稿:蔡奕玺 审核:蔡林娟